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毛主席纪念堂:进北京看望咱们的领袖毛主席

十大品牌 2024年11月12日 23:47 2 cc

在历史的长河中,毛主席纪念堂正式对外开放的消息,宛如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又似一阵温暖和煦的春风,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传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从繁华热闹的都市街头,到宁静质朴的偏远乡村;从广袤无垠、风光旖旎的辽阔边疆,到烟火气十足、充满生机的内陆腹地,这一消息如同燎原之火,点燃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人们的内心被一种深深的情感所充盈,那是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爱戴与深深怀念。这种情感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驱使着他们渴望踏上前往北京的旅程,去亲眼目睹那座庄严雄伟、承载着无尽思念的纪念堂,去看望敬爱的领袖毛泽东,就如同孩子渴望回到亲人的怀抱一般。

毛主席纪念堂:进北京看望咱们的领袖毛主席

为了让瞻仰活动能够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开展,国务院第九办公室和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精心拟定了一份详尽至极的计划和办法,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和斟酌。这份凝聚着心血的方案,最终经中央领导小组批准,成为了指导瞻仰活动的重要依据。

根据这个周全的办法,首都地区的群众被合理地划分为四大系统,即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解放军驻京单位、北京市各部门。每个系统都肩负着重要使命,为此分别设立了专门的“瞻仰办公室”。这些办公室犹如一个个指挥中枢,负责统一组织本系统内的瞻仰事宜。纪念堂每周开放五天,每天四个小时的安排,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瞻仰活动高质量开展的考量。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大约一万人能够走进纪念堂,与毛主席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会面”。各系统的瞻仰办公室会严格按照分配计划,提前到纪念堂管理局办理集体入场的“瞻仰证”,这一严格的流程确保了每一次瞻仰活动都能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避免了混乱,体现出对毛主席和每一位瞻仰者的尊重。

毛主席纪念堂,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全国人民心中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当北京地区群众的瞻仰问题得到妥善安排后,党中央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范围——全国各地人民的心愿。1977 年 9 月 7 日,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日子,党中央作出了一项温暖人心的决定——组织各省、市、自治区的军民代表进京瞻仰毛主席遗容。这一消息如同一声春雷,在中华大地炸响,瞬间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各地的干部、群众无不欢呼雀跃,他们一致认为这是党中央对人民的深情关怀,是一次无比珍贵的接受思想洗礼的绝佳机会,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毛主席纪念堂:进北京看望咱们的领袖毛主席

9 月 14 日,来自祖国各地的军民代表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奔腾江河,陆续抵达北京。他们带着家乡人民的嘱托,带着对毛主席的深情厚谊,开启了这次意义非凡的瞻仰毛主席遗容之旅。北京市各有关部门和纪念堂管理局为了迎接这些代表,早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双方齐心协力,对进京代表的食宿、交通等每一个环节都作了无微不至、妥善周到的安排,确保代表们在北京的这段时间里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全身心地投入到瞻仰活动中。

这些进京代表,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但他们都怀着对毛主席同样的敬爱之情。其中有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干部,他们是地区发展的领路人,在毛主席思想的指引下为人民谋福祉,此刻他们带着地区人民的期望和对领袖的敬仰而来。有那些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老红军,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每一道皱纹都诉说着革命岁月的艰辛与沧桑。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毛主席的忠诚,那是在枪林弹雨中铸就的坚定信念。还有毛主席视察过的先进地区的代表,他们带着毛主席对当地关怀的记忆,怀揣着当地人民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希望能在纪念堂中向毛主席诉说家乡的变化。战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先进工作者也在其中,他们是新中国建设的中流砥柱,以自己的拼搏和奉献,践行着毛主席倡导的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此刻来到这里,是向毛主席汇报自己的成果。此外,还有各地区的社会著名人士和少数民族的代表,他们的到来让这份敬仰之情更具广泛性和包容性,体现了毛主席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能够来到北京,亲自瞻仰毛主席遗容,对于每一个代表来说,都是一生梦寐以求的神圣时刻,这种兴奋和向往之情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武汉军区一等功臣赵志峰,当他踏上北京的土地,内心的情感如火山喷发般汹涌澎湃,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挥笔写下了饱含深情的诗句:“未曾进京热泪淌,深情无限望东方,战士思念毛主席,心儿飞向纪念堂。”这诗句就像一把火,点燃了每一个战士心中对毛主席的思念。济南军区的宋欣清也沉浸在回忆与感慨之中,他满含深情地说道:“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刻是两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那种感觉就像阳光照进心田,温暖而明亮。而最悲痛的时刻,无疑是去年 9 月 9 日听到毛主席逝世的消息,那一刻,仿佛天塌了一般。但如今,最难忘的时刻是这次进京瞻仰毛主席遗容,这是我与毛主席的又一次心灵对话。”

毛主席纪念堂:进北京看望咱们的领袖毛主席

在瞻仰过程中,人们的心情如同汹涌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哀思、流泪、怀念、敬仰……各种复杂而炽热的情感相互交织,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情感洪流。无尽的思念,在纪念堂的大厅中弥漫开来,如同轻纱一般笼罩着每一个人。许多人在毛主席遗体旁,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深地鞠躬、再鞠躬,每一次弯腰都是对领袖深深的敬意,那弯腰的幅度仿佛承载着他们对毛主席一生功绩的敬重。许多人忍不住痛哭失声,泪水如决堤的江水,模糊了他们的双眼,以至于未能看清毛主席的面容。他们满心后悔,那种懊悔就像一根刺扎在心里,于是诚挚地请求再看一次,希望能把毛主席的面容深深印在脑海中。还有许多人在将要离开瞻仰厅时,脚步沉重得如同灌了铅一般,每一步都充满了不舍。他们一步一回头,眼中热泪滚滚而下,那眼中饱含的是对毛主席的眷恋和不舍,仿佛离开这里就像是与亲人永别。

那时,守护在毛主席身旁的工作人员,目睹着这一幕幕令人心碎又感人至深的情景,无不被深深感染。他们的心灵被这些真挚的情感所震撼,同时,他们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次又一次地搀扶那些因悲痛而步履艰难的人离开大厅。这些工作人员就像天使一样,在这个充满情感的空间里,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温暖和关怀。

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的代表何美娟,肩负着全校师生的重托,千里迢迢带来一壶毛主席当年在校经常洗冷水浴的井水。这井水承载着学校师生对毛主席的深深怀念,每一滴水都仿佛诉说着毛主席在学校时的点滴故事。何美娟亲手将井水浇灌在纪念堂的青松树下,那井水滋润着土地,也把全校师生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融入青松之中。这些青松仿佛成为了忠诚的守护者,它们将带着这份深情,时刻陪伴着亲人毛泽东,就像毛主席一直守护着中华民族一样。

毛主席纪念堂:进北京看望咱们的领袖毛主席

驻守在长白山的空军雷达兵,他们远离家乡,坚守在祖国的边疆,为保卫祖国的蓝天默默奉献。这次,他们精心挑选了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红松籽、寓意着向阳而生的葵花籽,还取了一壶清澈纯净、如同战士们纯洁心灵的天池清泉水。他们委托代表带到北京,小心翼翼地浇灌在纪念堂前常青松树下,这些礼物承载着全体指战员扎根边疆、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也表达了他们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希望毛主席的精神能像这些常青树一样,永远屹立不倒。

各地区的军民代表在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后,纷纷举行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如同打开了情感的闸门,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毛主席的深情厚谊。许多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老红军、老干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讲述着毛主席在各个革命时期的丰功伟绩,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毛主席伟大的一生。

南京军区原副政委赖毅同志,眼神中透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他深情地回顾了 1927 年秋毛主席亲自主持他们的入党仪式,带领他们向党宣誓的场景。他满含热泪地说道:“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希望的时刻,毛主席的声音就像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50 年的战斗历程,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深深体会到,离开毛主席,我们就像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船只,充满了痛苦和迷茫;而跟着毛主席,我们就有了方向,就像船只找到了灯塔,那是无比幸福的。”

那些跟随毛主席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战士,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当谈起长征岁月,眼中却闪烁着光芒。他们回忆起长征路上毛主席拨正航向、挽救革命、使革命转危为安的伟大功绩,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表示:“我们敬仰毛主席,怀念毛主席,就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能被荣誉和地位所迷惑。我们要努力学习,像在长征中一样,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拿出当年斗地主、驱日寇、打老蒋的那股劲头,把党交给我们的革命工作做好,不辜负毛主席对我们的期望。”

毛主席纪念堂:进北京看望咱们的领袖毛主席

曾经二十多次见到毛主席的战斗英雄魏来国同志,眼中闪烁着泪花,满含深情地说:“我原本只是一个放牛娃,在苦海中挣扎,是毛主席把我救了出来。他老人家的光辉思想就像太阳,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给我指明了革命的方向。也是他老人家给了我幸福和荣誉,让我有机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我发誓,一定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他老人家未完成的事业进行到底,让毛主席的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传承下去。”

被誉为“钢铁飞行员”的空军某部副团长王德明,他的故事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战胜癌症,如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重新翱翔在祖国的万里蓝天。他感慨地说:“在我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是毛泽东思想给了我信心和力量,它就像一把利剑,斩断了我心中的恐惧和迷茫。让我能够战胜疾病,重新回到蓝天的怀抱,继续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湖南京族代表刘扬强激动地说:“毛主席就像太阳,照亮了我们少数民族的天空。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少数民族翻身得解放,迎来了新的生活。我也因此成为了京族第一代有文化的人,这是毛主席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毛主席的恩情就像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看得见,数不清,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山西省农业劳动模范孙海顺带着太行山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说道:“我这次进京瞻仰毛主席遗容,听说纪念堂不收礼品,但我们大队的贫下中农一致决定,让我带上太行山上的一包土。这包土虽然普通,但它承载着老区人民对毛主席的深情。我们希望把它撒在纪念堂的花池里或松树旁,让它与这片圣地融为一体,象征着太行山老区人民和毛主席心连心,我们世世代代都会怀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

毛主席纪念堂:进北京看望咱们的领袖毛主席

曾五次幸福地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晋剧名演员牛桂英,在瞻仰毛主席遗容后,眼中含泪,声音颤抖地说:“我 6 岁那年,命运对我是如此残酷,因为家穷,我给人家当了童养媳,从此过上了悲惨的生活。后来学戏,本以为能有一丝希望,却又受尽了日寇、汉奸、恶霸、流氓的残酷欺压、鞭打和凌辱。在旧社会,我们这些学戏的人根本不被当人看待,就像蝼蚁一般。是毛主席、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才把我和广大艺人从火坑里搭救出来。党和毛主席不仅给了我们自由,还培养我成了光荣的共产党员,让我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每当想起毛主席、共产党对我的培养教育,我的心就像被刀割一样疼痛,悲痛得难以言表。我一定要永远听毛主席的话,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尽我的全部力量,传带新徒弟,用文艺这一重要阵地,更好地颂扬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让更多的人了解毛主席的伟大,永远为工农兵服务。”

辽宁省东北制药总厂劳动模范、朝鲜族工人金润素,进京瞻仰毛主席遗容后,写下了感人至深的感想:“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感觉每一天都是如此漫长,我是天天想、夜夜盼啊,就像一个迷失在沙漠中的旅人渴望绿洲一样,多么希望能有一天瞻仰毛主席他老人家那坚毅而安详的遗容啊!今天,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当我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走进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那庄严肃穆的氛围让我心潮澎湃。经过毛主席坐像前,我仿佛看到毛主席正微笑着注视着我们,那种感觉既亲切又神圣。

当我进入瞻仰大厅,看到毛主席遗容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激动得无法形容,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万千回忆涌上心头,止不住的热泪簌簌往下淌。毛主席啊,毛主席您伟大的一生,在理论和实践上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您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为中国革命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建立了不朽的功绩。没有您的英明领导,我们就像没有阳光的花朵,哪有我们工人阶级、少数民族儿女和我自己的今天呢?您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它已经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世世代代都将铭记。我是一个提着讨饭筐长大的朝鲜族孩子,在黑暗的旧社会,我看不到一丝希望。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他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走上了革命道路,把我从苦难中拯救出来,培养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当我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发扬我党我军在革命战争时期的优良传统,为人民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时,党和人民给了我极大的荣誉,多次评选我为省人大代表、省先进生产者和市劳动模范……。

毛主席纪念堂:进北京看望咱们的领袖毛主席

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回顾自己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锻炼成长的过程,缅怀毛主席建树的丰功伟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鞭策。我一定把对毛主席的怀念化为巨大的力量,努力学习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体系,就像一名虔诚的信徒追求真理一样。我要为实现毛主席的遗愿,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加倍工作,努力奋斗,让毛主席的理想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变为现实。”

在 16 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位普通工人的感想,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些话语太千篇一律、“理想化”了,然而这恰恰是这位工人朴素感情的真挚流露,是当时千千万万个普通工人心情和决心的生动写照。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人民对毛主席的情感是如此纯粹和深厚。

纪念堂正式开放以后,群众的反应如同火山喷发般极为强烈。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信件如雪片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飞向有关部门,每一封信都像是一颗燃烧的心,倾诉着写信者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大家都迫切希望能上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这种渴望就像燎原之火,在人们心中熊熊燃烧。在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要满足所有人的愿望确实困难重重,就像要摘取天上所有的星星一样几乎不可能,但这源源不断的信件,却生动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主席那如火焰般炽热的怀念之情。

1978 年 7 月,党中央顺应老红军、老干部们的迫切要求,批准他们分批进京瞻仰毛主席遗容。这一决定,再次温暖了这些老战士们的心。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有二万五千多名老红军、老干部得偿所愿。这里,我们不再详细叙述他们进京瞻仰的心情和过程,仅摘录几首他们瞻仰后填词赋诗、抒怀言志的诗作,这些诗作就像一扇扇窗户,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红军、老干部们对毛主席的深深怀念和崇高敬意。

毛主席纪念堂:进北京看望咱们的领袖毛主席

梦寐以求赴京城,纪念堂里瞻遗容;

青松不老音容在,继承遗志迈新程。

——湖南韶山老红军

主席逝世二周年,北京瞻仰泪连连;

普愿终身培桃李,芬芳花朵开满园。

——陕西一老红军

一生幸福事,瞻仰主席容;

继承领袖志,人老心更红。

——山东李干

纪念堂前哀思涌,主席逝世而三冬;

难抑热泪蒙双眼,强忍悲痛瞻遗容。

战士肃立慰英灵,导师静卧满春风,

光辉旗帜传万代,风流人物数不穷。

——青海李一丁

恩比五岳重,功垂亿万年。

红军老战士,垂泪瞻伟颜。

长征新起点,师誓灵堂前。

红旗高高举,群峰竞登攀。

——山东包干夫

瞻仰遗容泪涌泉,缅怀功绩史无先;

星火燎原创大业,泽被神州照九天。

马列光辉垂万代,长征接力有英贤;

四化进军擂战鼓,风卷红旗格外鲜。

——江西廖少仪

冒雨躬瞻纪念堂,寻师安息在中央;

遗容万代儿孙仰,创业千秋日月光。

济世宏才扬马列,擎天巨手换穹苍;

英豪俊杰承遗志,继续长征我敢当。

——上海胡文灿

水调歌头

千里来瞻仰,

时节正秋风。

重到首都怀抱,

万帜展晴空。

纪念堂肃立,

弥望琼楼玉宇,

佳期最葱茏。

列队入厅里,

移若见遗容。

似平日,

安详卧,

百花中。

对棺悲感,

一时齐进珠泪红。

八亿人民常记,

多少丰功伟绩,

哀思永无穷。

归去应努力,

此愿众心同。

——安徽张涤华

发表评论

瑟玖网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瑟玖网. All Rights Reserved.